社群運營賺錢與否,取決于這三點...
2016-09-23閱讀量:
社群和社區有區別嗎?
很多人會把“社區”和“社群”的概念搞混,這兩者其實并不是同一回事。
“社區”強調的是人與人在物理空間中的聯系,“社群”強調的是人與人在虛擬空間中的關系。像有些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社群營銷”的概念,應該改成“社區營銷”更合適。
社群是基于“關系”的連接,不受空間的約束,甚至不受時間的約束——哪怕你在國外,哪怕中間隔著8小時的時差,我們一樣可以每天在一個社交群里同時聊天。
一些網絡上的“社區”,比如我們都在某明星的社區活躍,屬于一個社區的人,大多可能只是偶爾互動過、碰過面,但并沒有形成一個深度的關系。兩者關系要加深,那得通過互加微信、QQ,這已經超脫于“社區”了。
同一個社區里的成員不一定有社群,一個社群里的成員也不一定非得在一個社區,但是“社區”經常是“社群”產生的溫床,而“社群”一旦形成,哪怕原先的“社區”瓦解了,但是“社群”并不會瓦解。社群建立容易,但運營起來卻不是件容易的事。
運營社群致勝三要點
社群會不斷壯大。從一個群組生成另一個群組,而群組之間會信息同步、會有互動,從而打破信息孤島。隨著社群能力與體系的不斷擴展,運營社群的三個關鍵點:
第一個,有態度的內容。好內容和壞內容很不容易區分,但是我們的內容必須有價值,這樣才能把人聚合在一起的,人不是因為認識在一起,而是因為興趣、因為認同感才在一起的。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寫作的人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我喜歡什么,反對什么,愿意跟什么人在一起。Pony也講過兩句話,未來騰訊做的是用內容連接一切,而這中間就是態度,就是認同感,把大家聚合在一起。
第二個,圈層化互動。如果這個社群還是在空中,很容易變成泡沫就消失了,如果這個社群在地面,那就是很真實的,就跟談戀愛一樣,可以幫助創業者,社群可以產生大規模的互動。
第三個,共享中互利。每個人在社群中是一個獲利者,也是一個貢獻者。通過共享和互利,讓這個社群變得更加長久。
基于此,社群收費會是未來的一個新的營銷點。做的好的自媒體已經從傳統的公眾號陣營轉移到了微信社群,定期建立付費群,開展主題活動分享,收益頗豐。因為有的活動實在他火爆,報名人數過多,人為地認證拉群管理難以做到不出錯,所以不少聰明的社群運營者會選擇花點小錢,使用微群管理工具來幫助自己管理微信群。
呱呱群管家就是這樣一款能幫助社群管理者更好地管理付費微信群的工具,操作也很簡單,只要授權綁定呱呱群管家的機器人助手,就能節約掉認證付費用戶、拉人建群、踢人(未付費用戶)出群的操作。精明的社群管理者會利用微群管理節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去優化自己的內容服務,做出更優質的分享內容,這樣才能讓社群的運營得長久、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