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下半年電商趨勢:巨頭整合,垂直電商受寵
2016-09-23閱讀量:
經過資本寒冬的洗禮,今年上半年成為電商行業由資本熱捧走向理性的過渡期。但走下神壇的電商并未一蹶不振,反倒變得更加理性。O2O泡沫破裂叫醒了一大批“做夢”的創業投機者,一些定位清晰的垂直電商嶄露頭角,同時電商企業也更加注重跨界融合。
趨勢1 垂直電商受寵
解讀:今年上半年,電商領域幾乎沒有一家傳統電商企業獲得融資,但真正定位清晰、瞄準特定消費者的垂直電商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有21家初創垂直電商項目獲得天使投資,A輪的有39家,B輪的有15家,C輪的則有12家。
趨勢: 在 阿里 、 京東 等傳統綜合電商平臺已攻城略地多時之際,垂直電商成為新項目的切入點。此外,前面一大批電商已經培養起了消費者的電商消費習慣,垂直電商模式也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雖然資本對垂直電商仍抱有一定的興趣,但隨著行業洗牌以及經濟持續低迷,沒有“真本事”的電商將加速被淘汰。
趨勢2 巨頭整合
解讀:今年上半年開始,在資本寒冬之下,互聯網領域合并新邏輯已經到來:資本話語權將更甚,合并也從風口巨頭蔓延到細分領域及后續部隊,互聯網巨頭借此抄底。合并將成為行業新格局的催化劑,在合并中“馬太效應”盡顯,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此外,巨頭開始通過跨界融合進行最后的戰略布局。
趨勢: 今年下半年,圍繞著巨頭的整合案例將更多。BAT等互聯網巨頭擁有其他投資機構在投資互聯網領域方面無法比擬的優勢。巨頭除了擁有充足的資金,還對互聯網領域擁有更強的判斷能力和運作能力,互聯網巨頭將通過抄底進行版圖整合。更多領域的“獨角獸”在未完成獨立上市的情況下,也將加入到合并大軍中。
趨勢3 生鮮電商盈利之痛
解讀:生鮮電商行業已被不斷的倒閉消息折磨得神經脆弱。生鮮電商行業的最大問題是同質化競爭,缺乏內在核心競爭力。很多B2C生鮮電商都是通過不斷壓榨上游利潤來獲得差價,并非通過創造價值來獲得成功。
趨勢:較低的滲透率還是給生鮮電商提供了潛在的發展空間。接下來仍將不斷有倒閉消息傳出,將是爆發的開始。未來主流模式一定是優秀的傳統零售企業與線上企業結合起來。生鮮電商模式關鍵還是解決供應鏈問題,提高效率、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