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瘦香菇是通過什么傳播途徑火起來的?
2016-10-21閱讀量:

“藍瘦香菇”傳播路徑
熱點絕非憑空產生,那么“藍瘦香菇”到底是怎么引爆社會化媒體的呢?且讓我們來扒一扒它的傳播路徑。
10月5日前后(傳播潛伏期)
南寧小伙“藍瘦香菇”的視頻在QQ空間引發關注,其后在百度貼吧引起討論。從百度貼吧的檢索結果來看,“藍瘦香菇”視頻在貼吧的傳播范圍有限,僅僅是局部討論。
10月8日(傳播發展期)
秒拍網紅@當時我就震驚了發布了該視頻,獲29003贊,隨后轉發至微博@當時我就震驚了,在微博上獲得1萬轉發、2萬評論、1萬贊。
這位網紅的轉發是擴大“藍瘦香菇”傳播的關鍵點,這也符合了《引爆點》中“個別人物法則”,原本在QQ空間、百度貼吧局部討論的“藍瘦香菇”視頻進入更為開放、傳播力更強微博平臺。
10月9日(傳播發酵期)
微博上開始出現大量以秒拍視頻、小咖秀為主要形式的“藍瘦香菇”視頻模仿。同時,“藍瘦香菇”表情包、其他方言演繹、句型造句等二次創作也陸續出現,推動這一話題成為熱點。
10月10日(傳播引爆期)
兩位明星的加入使得“藍瘦香菇”作為流行語進一步擴散。
10日凌晨2點左右,林更新發微博稱“深夜香菇”,引發5445討論、1004轉發、7萬點贊;當天下午1點左右,演員穎兒發微博寫到“前兩天突然急性腸胃炎進了醫院,藍瘦,香菇”,引發3938討論、3347轉發、1萬點贊。
與此同時,媒體相關報道陸續出現,大多解釋“藍瘦香菇”的來歷和含義,發布媒體多為網媒。公眾人物對“藍瘦香菇”這一流行語的接納,讓“藍瘦香菇”在無形之中又貼上了一層信用標簽。
10月11日(傳播高潮期)
“藍瘦香菇”開始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三只松鼠、維達、純生啤酒、喜士多便利店、海爾洗衣機以及必勝客等眾多品牌借勢“藍瘦香菇”,“藍瘦香菇”網絡傳播達到高潮。
“藍瘦香菇”走紅原因
▍經濟學視角解釋
對網絡熱點的模仿和再創造能夠快速吸引眼球,在這個“注意力經濟”時代,眼球是最稀缺的資源。各企業自媒體、段子手,紛紛借勢“藍瘦香菇”,或內容二次生產,或簡單造句,以獲取市場關注,成本低,收益高。這往往是企業自媒體、段子手參與傳播的主要動機。
▍社會學視角解釋
參與網絡熱點的傳播,可以滿足我們與社會發生關聯的需求。使用“藍瘦香菇”造句,同時滿足了兩方面的心理需求:網絡熱詞代表了一種新的語言方式,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和時尚性,“藍瘦香菇”作為一種網絡熱詞,使用和傳播“藍瘦香菇”也是對自我時尚的一種彰顯(個人主義的彰顯),又體現了和其他人的連接、共鳴,消除孤獨(集體主義的訴求)。
▍傳播學視角解釋
1. 全媒體傳播機制
跨平臺多頭傳播,社會化媒體平臺以網友”參與式“傳播為主,資訊媒體平臺以媒體“報道式”傳播為主,不同渠道,不同圈層的信息相互流動、刺激和推升,形成傳播的“裂變效應”,這是“藍瘦香菇”迅速走紅的關鍵。
2. 社會化媒體傳播的無限制彌散
社會化媒體以用戶為點,集人際傳播、群際傳播、圈層傳播、大眾傳播于一體,事件一旦在網絡某個點或圈群爆發,就會加速度四處擴散,瞬間“噴涌”和“刷屏”,這是“藍瘦香菇”能夠在幾天內迅速走紅的傳播媒介保障
下一篇:如何讓一篇好的文章自帶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