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重新定義“垂直電商”,把生意做到消費者
2016-09-23閱讀量:
垂直電商是電商領域中的一個專有派生詞,是指在某一行業或細分市場深化運營的電商模式。與綜合型電商不同的是,垂直電商講究更專業化、精細化的運營,通過差異化的產品或者服務與消費者產生更多情感上的交互,從而產生平臺所無法復制的用戶忠誠度和黏性。
既然是要“垂直”,那就不能再采用平臺的思維和邏輯??上Ш芏嗥髽I誤解了“垂直電商”的含義,導致一上來就踏錯了節奏,失敗也在所難免。本文總結了一些做垂直電商的經驗,供想要入行垂直電商的企業參考借鑒。垂直電商到底怎么“垂直”?
“垂直電商”已經是媒體熱詞了,但大眾對垂直電商的認知是,垂直于某一品類的電商。但實際上,“垂直”這兩個字可以從根本上有完全不同的解讀,所謂的“垂直電商”不應或不該只局限在垂直于商品的品類,也可以垂直于群體,比如賣生活創意小物什的電商,所要垂直的群體可以定義為“新生活的引領者”。他們想要的,可以被稱為“新生活必需品”。
由此可見,垂直于人群的個性化電商,有垂直品類的電商所難具備的東西,那就是人情味。
從服務人出發,和用戶的黏性會相對更大。不管是買手,還是軟文作者,他們的個人魅力都會在商品當中、在文章當中,傳遞到用戶群體里去。甚至可以把他們打造成有人格魅力的偶像或意見領袖,建立粉絲圈。
在這個時代做電商,要對“賣貨”這個詞持謹慎態度:做電商,做到只看到賣貨的程度,是不太正常的。
與之相對應,連接你和用戶的,應該不只是商品,而是一種共通的價值觀念,是對物質、對消費的一種認知,是較為深刻的精神上的連接。這種連接的價值遠比“我賣一件東西給你,你買我一個東西”這樣的簡單服務更與眾不同。
定義垂直用戶群
在定義垂直的人群,即用戶群體時,首要思考的是:他們是一群什么樣的人呢?可能他們對生活品質有比較高的要求,他們不滿足于只為基礎需求去買東西。
他們認可這種生活方式 —— 在基礎生活需求之上,但在奢侈品之下。
在生活物品比較貧瘠的時代,大家可能會去追求擁有一些必需品,例如“三轉一響”,“三轉”應該是縫紉機、自行車、手表;“一響”應該是收音機。
這是那個時代的生活必需品,而我們這群人想要的是什么?我們稱之為新生活必需品,即你在滿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之上,對提高生活品質有要求,而這些物品是用來滿足這些需求的。這個需求在變得越來越高,即是人們常說的消費升級。
我們當下的生活方式呈現出明確的趨勢,即我們比以往的人更容易看到未來,我們可能在當下就很急切地想要去享受到、感受到、體驗到,包括買到未來的事物。面向未來是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一種旗幟,包括新生活的必需品,其實在精神理念上、在深層次上,都是相通的。
要點梳理
一、如果在這個時代做垂直電商,出發點應該是,你真的懂你服務的人群。你是否真的知道他們的需求,或者說,你是不是跟他們是同一類人。若出發點有偏差,你可能費心拔力也很難服務好這群人,你很難實現電商的價值。
二、做電商的你除了賣東西,還能提供什么更深層的價值?如果僅僅是賣貨,就是把這件事變得毫無門檻,或者說就把它的價值放到了最低。
三、做電商,關鍵點在細節里,在你做商品的細節、在你做服務的細節里。如果沒能把握細節,你可能隨波逐流地做事情,與用戶沒有黏性。用戶今天可以在你這里買,明天就可以轉到其他家,你對用戶沒有特殊的黏性、特殊的價值,用戶隨時可以拋棄你,那很危險。
四、新的電商,它的著眼點雖然是物,但是它的冰山下,真正有價值的是人。
除了獨立建站外,垂直電商也可以結合品類和目標消費群體的特點考慮進行全網分銷。一方面,綜合性電商平臺的規模化效應愈發明顯,不僅自身的平臺上已經匯集了大量的消費者,而且流量購買的回報率也比較高,形成了價值的洼地。相比獨立的站點,垂直電商在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上的銷售費用更低。
另一方面,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圍繞電子商務交易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生態體系,可以很好地為入駐的商家提供包含物流、支付、數據服務以及資金支持等在內的各項配套服務,便于商家將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商品的交易和服務上,從而提升企業整體的運作效率。
合理的預計,垂直電商與綜合性電商平臺的合作將會越來越多,且不斷深入、整合、去粗取精,相信垂直電商會走向一個更強大的未來,真正把生意做到消費者心里去。